01
几个叫法有些绕,得先拎清:庄遵、庄周、庄子,三个人名两个人。且那两个人,是先后生活在两个互不搭界的地方、彼此之间毫无交集、最终被后世文人揉成一“人”的人。
特别是古蜀郫县那个庄子,或庄遵,另有一名字更响亮:严遵,字君平,人称严君平。同一人,两个姓,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两人。
这个特点,蒙人庄周没有。
以下在谈到蜀人庄遵时,偶尔会提到严遵,更多会提到严君平,甚至也会提到他的尊称庄子,只要未做特别说明,都是说的同一个人。
02
庄遵是古蜀郫县、今蓉城郫都人。生前,可是大丈夫站不改姓坐不改名,在家乡及周围一带从事算命和教书活动,从未用过什么“严遵”或“严君平”。
庄遵先生靠算命、教书为生,居然活到九十以上高龄,堪称当时蜀人的生命奇迹。更不要说他那漫长的一生,还留给后世《老子指归》等巨著、大儒大文豪扬雄等弟子、在文翁石室客串过老师、在蜀地留下 多处 以他命名的村落、惹来多地至今争做他的故里或墓地,完完全全是当时,以及此后的蜀人当中极高光的人物。
尽管庄遵或严君平在不久前的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名人遴选中未上榜,但他的得意弟子扬雄榜上有名,他也就足以笑傲九泉了。
谁叫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太多,今人的眼光和标准太那啥,连大名鼎鼎的严君平也挤不进前十。遥想在盛唐,严君平及著作《老子指归》,可是被皇帝唐玄宗亲自推荐给世人学习的。
因为出名极早及影响极大,庄遵先生也被尊称为庄子。久而久之,他本人也常以庄子自称。譬如在《老子指归》中,谈及自己见解时,“庄子”至少出现十五次。
03
尽管在此之前,远在古蒙人、今安徽蒙城(或河南商丘,或山东东明。三地在争,不敢得罪——井民注)的庄周,已经去世二百来年,也曾被尊称或自称为庄子。但那会儿的“庄子”,还是蜀人庄子是蜀人庄子、蒙人庄子是蒙人庄子,二人之间互不知晓,也没发生过任何关系。
证据是,在蜀人庄子的著作里,没见蒙人庄子的影子。如前所述,那里面的“庄子”,是庄遵本尊。
04
再后来,因为一个人,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。
这个人叫司马迁,他在蜀人庄遵出生前四年去世。去世前,弄出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史书,把老子、庄子、申子(申不害)、韩非子四“子”做了整体推介。
其中对庄子的记载大概是:庄子姓庄名周,蒙地人,当过漆园小管事,与梁惠王、齐宣王同时代,眼界极开阔,学识极渊博,文风极豪放,想像极出格。但论其思想硬核,还是来自老子。该庄子生性追求自由,誓言宁肯做一头孤独的猪,也不愿从君王之命做官。蒙人庄子毕生留下十余万字著作,非作古正经码字,多用编故事说理。所编故事,角色明显为假,寓意明显属实。除道家师爷老子外,几乎所有的文化牛人,都被他编兑和嘲讽。怎奈他行文狂放,用语怪诞,那些被扁被嘲的文化牛人,很难作出像样的反驳,只好稳起不吱声。
很显然,太史公笔下的庄子,无论以在世的时间论,还是以行文的风格论,只能是蒙人庄周,不可能是蜀人庄遵。
05
可是重要问题出现了:司马迁也好,庄遵也罢,都是生活在西汉的人,他们离开世界后,时代又经历了东汉。西东两汉加起来,长达四百余年,竟也没啥人提到那个更早的蒙人庄子。
太史公不是说,蒙人庄子的思想硬核是老子么?可是后人发现,整个两汉四百余年,极少有人在研究老子时,提到这个被太史公载入史册的庄子。甚至同为西汉人的邻氏、傅氏、徐氏、河上公、刘向、毋丘望之、以及庄遵等,都没在自己研究老子的文字中,给这位蒙人庄子留下只言片语。
还有西汉人“讲黄老而不讲老庄”,更是将庄子与老子一并给忽略。学术大牛桓谭,居然连《庄子》都没有见过。又说两汉学者,没一人注解《庄子》(参见马鹏翔《论庄子哲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》等)。《庄子》那书,只有两万来字的“内篇”可能是真品(参见史国良《内篇研究》等)。
还有令蒙人庄子难堪的。据说在两汉加魏晋南北朝,整整七八百年时间里,他哪怕偶尔被提及,也多不是后面缀个尊称“子”,而是颇有些生硬地叫他“生”,与称孔丘、老聃、孟轲、荀况、韩非等被称为“子”比起来,尊敬的成份还是要逊些。
06
那期间,蜀人庄遵的姓名发生了变故:因他的本姓冲了汉明帝刘庄的名,按那时代的政治明规则,这叫犯了大忌,于是由史家班固亲自操刀,将他的姓由庄改成严,让他姓严名遵。加上他原本的字“君平”,改称“严君平”。
尽管此时庄遵已过世七十年,汉明帝刘庄也死去五年,但在新一代史官班固和世人眼里,政治规矩该讲还得讲。
班固这一霸道操作也雄辩地证明,蜀人庄遵去世后不久,就已在江湖和庙堂同时暴得大名。
而此时,前面说过,那个蒙人庄子或庄周,似乎只在司马迁笔下玩了回快闪,就沉入历史深海,没入民间记忆。即使偶尔被人提及,也只是被唤作“庄生”,远不及同样在《史记》中以“子”现身的老聃、申不害和韩非。
07
在班固笔下,庄遵,或严遵、严君平,有着这样的精气神:
知书达礼守规矩,不该吃的不吃,不该穿的不穿,不该拿的不拿,不该做的不做,哪怕是大官帽子只要他肯点头,就能马上扣到他头上,他也以忙不过来或不感兴趣或没那能耐为由,予以坚拒。最终他潇洒地活到九十多岁,留下几部大作,大堆传奇故事,带出一代名儒和文豪扬雄。
那么,严君平靠啥本事生活呢?以现在的眼光看,可就不那么高大上了:算命、教学。
对严君平这两件看家本事,班固也有如是描述:算命点到为止,只要挣到当天饭钱,就坚决收摊回家,哪怕天王老子来求算,也最多告知明天请早。
严君平早早收摊回家干什么?读书。读啥书?读《老子》。读《老子》是他的业余爱好?不是,是为解读《老子》。解读《老子》干什么?是为传播《老子》。
在这过程中,严君平招收学徒,收取学费。学费不是现金,但实惠丝毫不逊现金:老腊肉。据说与孔子当年收的“束修”相类。
严君平算命的最大成功,是算出自己死后二十年才发生的两件大事:王莽服诛,光武中兴。于是此后所有的算命先生,都拿他当人神来敬。
严君平解读《老子》的最大业绩,是写下十余万字的《老子指归》,大意是“老子核心思想”啥的,后世一堆研究《老子》的人,拿它当重要参考书。
严君平教书的最大得意,是前后花了八年时间,把扬雄这个入门时的郫县节巴,培养成名震天下的思想家、文学家和语言学家。
08
有意思的是,在蜀人庄子红遍天下时,蒙人庄子在史书里休眠。
事情的诡异巨变,发生几百年后的魏晋时期,注《庄子》的人一下多了起来,且那些人大多也足够有名,譬如崔撰、向秀、郭象、司马彪、李颐等。且向秀与郭象之间,还就到底是谁注的《庄子》,闹下著作权纠纷。尽管替二人争那“权”的人,也不知那玩意儿争来有啥用。
大致从这时候起,“庄子”是蜀人庄子,还是蒙人庄子,争论随之热闹。譬如直到北宋,学术牛人邵雍也还直言:假如没有蜀人庄子和他的弟子扬雄,就没有后人熟知的《庄子》内外篇。
照邵雍的意思,不管史上有一个庄子,还是有两个庄子,也不管蜀人庄子才是大家说的那个“庄子”,还是蒙人庄子才是大家说的那个“庄子”,反正蜀人庄子和他的弟子扬雄,对后人熟知的《庄子》影响更大,自然也更接近大家心目中的那个“庄子”。
邵雍先生可非等闲之辈,人家是两宋理学奠基人之一。据说,他也是后世算命先生们的偶像。
不过,憋屈的是,蜀人庄子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少被世人知晓,也如蒙人庄子样,长久 休眠于 史书之中。久而久之,蒙人庄子似乎成为唯一的真身庄子,甚至渐渐与文化庄子或符号庄子相重叠。
而蜀人庄子尽管依然享有大名,却在日益被冷落中,蜕化成算命大师。譬如诗仙李白留下诗两首,一首替他哀叹世风,“君平既弃世,世亦弃君平”(《古诗》),一首用他告诫朋友,“升沉应已定,不必问君平”(《送友人入蜀》)。前首道出蜀人庄子死后,不幸被忘得一干二净。后首载明在很多很多年后的盛唐,蜀人庄子已完完全全是个超级算命大师的形象,与所谓学术,所谓思想,所谓老子研究,丁点儿关系也没。
09
浅寻蜀人庄子被忽略或低看的原因,可能存在他的算命本事盖过学术造诣这一历史错位。谁叫他能在当时的郫县及成都等地,单靠替人算命就能衣食无忧?谁叫他生前提到的“王莽服诛”和“光武中兴”,在他死后二十多年,竟被史实印证?
不过,更深沉的原因,恐与此庄子深居被“蜀道难”挡死的蜀地有关。盆地紧锁,关山阻碍,在交通与通讯双落后的年代,蜀地学人被低看,被传说化甚至被妖魔化,似乎是难逃的宿命。李白不就对蜀人庄子的学术成就半点不提,只拿他的算命本事说事么?除开李白自己的信仰偏向,极大可能与在他脑海里就只装着“蜀人庄子是个超级算命大师”有关。
譬如前述李白那句劝朋友“升沉应已定,不必问君平”的诗,前几句正是告诉这位将去蜀地任职的朋友,“见说蚕丛路,崎岖不易行。山从人面起,云傍马头生。芳树笼秦栈,春流绕蜀城。”粗读下来的印象最深点是:路难行或行路难。
再就是后来的统治者,除汉武帝和唐玄宗外,大多尊儒不尊道。因而尽管唐玄宗亲自编校《道德真经疏·外传》,力推《老子》和严君平的《老子指归》,但后者还是被更加漫长、更加浩大的儒家典籍和人物所淹没。
10
还有个说法,蜀人庄子受冷落、被低看,与宋代出现孟子与扬子(雄),谁比谁更牛的争论有关。据说许多人认为,扬子在学术上、名气上都更胜孟子一筹。但当时掌握话语权的理学大师朱熹,认为扬雄在王莽政权里做过官,属于政治节操上的问题人物,因而直接将孟子的地位置于扬雄之上。恨屋及乌,扬雄的恩师蜀人庄子遭冷落、被低看,也就自然而然了。
朱熹这一独断专行,使得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,蜀人庄子几乎彻底被正统所忽略。到了清代纪晓岚等人编纂《四库全书》时,早就被学人大量引证和研读的《老子指归》居然落选,理由是此作可能是后代人的伪造。
站在纪晓岚等人的角度,质疑《老子指归》为后人伪造,也是合理的:蜀道那么难,蜀地那么偏,蜀人庄子或严君平,咋可能整出那么部内容充足的大作?在他们眼里,恐怕对严君平能否得到《老子》,也持高度怀疑,就更不要说一个算命先生的注“老”水平会有多高了。
这里面还有个关键:纪晓岚等人也没见过《老子》的最早原本,仅用汉昭帝时期的《老子》(或《道德经》)与《老子指归》对比,来判断二者之间的关联。
11
事情在公元1973年发生了变化。这一年,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五十多部失传两千多年的帛(丝织品)书,其中在两张分别抄着《德》和《道》的两文,被发现它们在汉文帝时期葬入墓中之前,就已经是旧物甚至是文物了。至少,比汉昭帝时期的《老子》(《道德经》)还要悠久。而传说中的《老子》或《道德经》,也从此又被称为《德道经》。
这一考古发现对蜀人庄子及严君平的意义,是终于证实他在《老子指归》中引用的老子言论,多与帛书《老子》相符合,足见当年他是读过帛书《老子》的。反倒是《四库全书》的编纂者纪晓岚们,才没有读过帛书《老子》。恰好那个曾被纪晓岚们怀疑的“伪作”《老子指归》,确实出自蜀人庄子或严君平之手。
12
可惜,这一天来得太晚,孟子取代扬子(雄)、蒙人庄子盖过蜀人庄子的现实已经铸成,且铸得十分扎实。想要加以改变,几无可能。
埋没了也就埋没了,憋屈了也就憋屈了。蜀人与蜀文化被埋没受憋屈,远不止庄遵或严君平及其《老子指归》。
好在,此时人们口中的“庄子”,已不再仅局限于“哪个庄子”,而幻化或升华成“文化庄子”或“符号庄子”了:独行侠,大隐士,道家牛人,言行常出荒悖,举止非一般潇洒。关键是,二位跨越时空的神人,都姓庄,都被尊称“庄子”,都被重要的史书载入。尽管他们相距二百来年,身世与命运也酷似:一个沉寂几百年,一个埋没几世纪,都曾在漫长的时光隧道里被压缩,被重叠,被错用。
因此,说文化庄子或符号庄子,是由稍早的蒙人庄周和稍晚的蜀人庄遵合体,就显得更具合理性了。
13
好啦,重要的事情重复五点:
第一点,司马迁所称庄子,是蒙人庄周,不是蜀人庄遵。
第二点,蒙人庄周代表作《庄子》,蜀人庄子代表作《老子指归》。
第三点,班固所称庄子,是蜀人庄遵,不是蒙人庄周。
第四点,史上多数人所称庄子,既是蒙人庄周,又是蜀人庄遵,有时候是蒙人庄周,有时候是蜀人庄周。
第五点,前后相隔两百多年、相距几千里的两个庄子,绝大多数情况下,是个文化符号,不妨称之为“文化庄子”,是两个庄子的合体,不独指哪个庄子。
八字精批:生辰八字算命,将你的出生日期与时辰排成天干地支八个字,精准解析人的八字命盘、流年大运、五行强弱、婚姻爱情、事业财运等等!
35016
9.6分
宝宝起名:生辰八字起名在于五行旺主、好听易记,我们会根据宝宝的生辰八字给宝宝起名,基于周易五格数理起一个数理大吉的名字,根据生肖起名的原则起一个符合生肖的好名字。
35016
9.6分
八字合婚:生辰八字合婚是通过男女生辰八字得出天干地支,根据易学天干地支刑克相生做出姻缘测试,合八字、测姻缘,给你一份专业、完整的合婚结果。
35016
9.6分
紫微斗数:紫微斗数线上排盘以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确定十二宫的位置,结合各宫的星群组合,提供108种斗数格局并辅以详细的解释,分析一生流年大运。
35016
9.6分
号码解析:号码吉凶频道提供专业的号码分析包括,基于你的生辰八字,分析你的五行喜用神、忌用神,并结合81数理分析号码对于你的潜在意义。
35016
9.6分
公司起名:公司名称评分,是在考察公司名称的数理、五行、吉凶、诗意、含义等因素的基础上,结合易经的“像”,“数”理论,对公司名称进行全方位的评分。
35016
9.6分
姓名配对:姓名配对,根据易经笔划灵动数及专业的三才五格为依据,分析姓名配对得分,交往运势的发展。姓名配对测试,为婚姻白头偕老保驾护航。
35016
9.6分
姓名详批:名字五格分析,结合了周易姓名理论,提供准确三才五格八字姓名打分,按姓名笔划的三才配置吉凶,不仅将姓名与五格数理进行匹配,还判断了姓名的书写难度、阴平阳仄等信息定义是否为一个完美的名字。
35016
9.6分